English
软件学院第十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
分享到
发布于 2024-11-25

11月22日至23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第十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7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石油科技交流中心顺利举办。

软件学院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斌,党委副书记张荷花,党委委员张慧,研工组组长姜宇等学院十余位老师出席本次论坛。快手公司施侃乐,华为公司王晶、秦雪迪,广联达公司付丹丹等近20位企业专家与学者作为嘉宾参与本次活动。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主办,软件学院研究生分会承办,是软件学院博士生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平台。本次软件学院第十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7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为期两天,共接收论文42篇,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计算机图形学等多个领域。本次博士生论坛共组织了4场学生学术分论坛报告,共有42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口头报告,为在场师生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在本次论坛中,同学们通过海报和PPT口头报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思路,评委老师从不同角度为报告给出了意见和指导,同学们就报告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激发出了科研的灵感。


论坛开幕

11月22日下午14点,软件学院第十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7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于北京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举行开幕式。

孙家广致辞

开幕式上,软件学院创始人孙家广院士进行致辞。孙家广院士鼓励大家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特别指出,各位博士生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在工作中“想做事、能做事、做实事、做成事”,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让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斌致辞

随后,学院党委书记王斌老师进行致辞。王斌老师对学院师生和企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本次论坛接受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表示肯定,并鼓励同学们在恪守学术道德的前提下,勇攀学术高峰,肩负历史使命。最后,他鼓励所有参会师生通过本次博士生论坛积极交流,互学互鉴。

施侃乐作报告

快手大模型与多媒体技术部可灵平台技术负责人施侃乐做了题为《快手大模型介绍》的特邀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快手大模型团队在最近一年获得的新成果,特别是在视频生成领域的可灵模型等在行业中取得前沿成果的新方法。

王晶作报告

最后,华为中央媒体技术院媒体编解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王晶做了题为《媒体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大会报告。华为中央媒体技术院致力于打造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多媒体技术方案,在大会中她为大家介绍了多项技术成果及其应用。


学术分论坛

开幕式结束后,各学术分论坛正式开始。第一分论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论坛共有13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报告,金涛老师、沈恩亚老师等嘉宾出席了该分论坛。第二分论坛计算机图形与视觉分论坛共有13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报告,王斌老师、张慧老师、施侃乐等嘉宾出席了该分论坛。第三分论坛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分论坛共有11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报告,张荷花老师、姜宇老师出席了该分论坛。第四分论坛移动通信与物联网分论坛共有5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报告,刘玉身老师、王晶等嘉宾出席了该分论坛。

师生们对4个分论坛共42场口头报告的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一张张合影见证着与会师生学术分享与交流的闪光瞬间。


海报交流

11月23日上午9点,海报交流环节正式开始。42名博士研究生同学们在海报前进行互动,现场吸引到了将近百位师生进行参观并提问,气氛热烈,交流深入。


闭幕式

海报交流环节结束后,职业生涯分享及闭幕式正式开始。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华为主任工程师秦雪迪学姐为同学们做职业生涯发展报告,学姐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在职业发展和前沿技术等方面进行分享,并介绍了华为自主研发、全栈国产的高斯数据库。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嘉宾积极交流,收获颇丰。

秦雪迪作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至此,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第十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7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闭幕。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学术创新与思维碰撞的舞台。论坛旨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学术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学术能力。通过这一平台,我们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并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学术进步与实际应用的融合,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鸣谢

特别鸣谢快手公司、华为公司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


编辑:董超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