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研团总支】【校友访谈】赵大朋:扎根西部,为祖国航空事业而奋斗
分享到
发布于 2010-05-20

赵大朋,清华大学软件学院2008届本科毕业生。大四找工作时,他了解到我国的一些重点地区和行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于是放弃了直研机会及用友公司的录取和北京户口的诱惑,坚持一个信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年轻的他,毅然走向西部,到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

机遇

在提到赵大朋师兄怎么来到西部,他说能到部队、到西部完全是他的机遇。他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很想上军校,后来在大学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要服兵役的想法,毕业的时候有了能进部队的机会,很自然的就接受了。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他也通过老师和师兄们了解了很多情况,并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一、自己是否愿意进部队,是否能适应并喜欢上部队的环境;二、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在部队发挥应有的作用;三、以后是否有继续深造或者发展的机会。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考虑,赵大朋师兄最终选择了到部队去。他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同时我们也看到赵大朋师兄对军队的感情。赵大朋师兄在机遇与理想相碰的时候抓住了机遇来到了部队中发展。他说,在做选择的时候,暂时不要把安逸的生活放在首位,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喜好和专业的用途,他认为只要自己做的工作很有价值,而且自己又很喜欢,那安逸的生活总会有的。

发展

部队的生活肯定很苦,不自由。虽然刚开始的艰苦训练让他几乎吃不消,但是赵师兄克服了这些困难,在部队中经过淬炼,得到发展,正是这种生活使其具有了军人的气质,更加锻炼了意志。清华的学习也使得他在西部的工作中具有更多的优势。他提到,清华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就是系统性很强,能从总体上去把握一件事以及实践能力。这也许跟软件学院的课程安排有很大关系,课程大作业、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训练都有利于提高学生总体把握、优化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长觉得现在部队最需要的也是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人才,即使在部队里面,平时的科研项目研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时候多个项目并行,人员又有限,项目管理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工作和软件专业相关很大,参与的科研项目也大多是软件项目。自己的专业基础是做好目前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撑。他认为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具备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里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在清华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态度。清华教给我们知识,给我们支持和帮助。为母校争光,也是督促学子们前进的不懈动力。清华给他最宝贵的就是“行胜于言”的校风。

感悟

赵大朋师兄总结了他在西部工作的收获和感触:多学,多问,踏实工作,低调做人。其实这也是无数的清华学子共同具有的优良品德。他说,每个人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开始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刚走上工作岗位,自身在知识上、经验上与岗位要求都有差距,工作环境与理想中的可能也有差距,这个时候就要摆正心态,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急于表现。最好把目标定在做好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上,工作无小事,凡事一定要亲历亲为,注重细节。另外,要给自己定一个长期的学习、工作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对于学弟学妹们,赵师兄也是很关心,给我们提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培养自己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管是面对新情况,新事物,还是面对困难,犯下的错误,都要做到从容不迫,举重若轻。这就要你不急躁,多思考。特别是在毕业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从容不迫,考虑周全再做选择。第二,要有谦抑的态度。对任何人,任何事。作为一名清华人,他们绝不能自己说他们是清华人,他们能做的就是虚心学习,踏实工作,让他们的成绩来说他们是清华人。第三,要脚踏实地。盘古开天辟地之时,仍是头顶天,脚踏地。不要为了追求天马行空的思想,忘了自身的生存之道。第四,要有深度。文化的深度、专业知识的深度都要有,不要满足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要追求“贫而乐,富而好礼”。采访之后,我们深切明白,一个民族的发展背后有着许多像师兄一样默默奉献的英雄。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我们清华学子要勇于做铺路石,为祖国的发展铺平道路。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