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清华大学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精神,软件学院召开春季学期总结交流会暨教育教学研讨会,就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培养方案改革等方面进行专题交流研讨。软件学院全体教师员工参加研讨,党委书记王斌主持会议。

王斌主持会议
会上,青年教师代表围绕课程教学、后进生帮扶、学生指导以及精品课建设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龙明盛发言
龙明盛介绍了本科课程《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导论》以及本研课程《深度学习》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体会,围绕课件制作、案例实操、课后反思、步骤化考核评价、大课堂混合班上课难度、以及课堂教学评估等方面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想法,表示承担教学工作要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

闻立杰发言
闻立杰谈到学生工作时表示,对个别人的帮扶首先是态度,要换位思考,不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也要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来分析。其次,要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措施。每位同学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略有不同、要一事一议、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执行时更需要细致入微,落实到位,这样最后才可能有效果。学生教育工作,要严守底线,稳中有进、创先争优。

刘玉身发言
刘玉身分享了在指导学生参与开源项目以及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思考。他认为开源是一个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机制,学生通过开源能增强自信,主动分享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而形成良好的开发氛围。在课程建设上,他认为注重课程的差异化、特色化建设很重要,分享了在特色小课堂和特色化大作业上的一些做法。

张慧、王朝坤作汇报
之后,副院长张慧和党委副书记王朝坤结合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主题以及师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就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几项工作进行了汇报。张慧介绍了在优化完善本研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学院开展的一些工作。学院组织了以研究生课程教师任课为主的课程信息梳理,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更新、设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方案等。未来学院将统一汇编并发全体教师学习借鉴。结合学校本科生培养方案框架要求,张慧认为科生培养方案修订要进一步优化核心课,保证课程之间有效衔接,去掉重复的课程设置,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进而促进教师提高课程难度与挑战。王朝坤介绍了师生关系、价值引导、学风建设等相关工作进展。

孙家广总结发言
孙家广院士在总结时指出,教育教学,首先要处理好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学院的师生就应该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教师不能脱离学生,不能凌驾在学生之上,亲密无间、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教书育人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在教学上,学院要加强精品课、精品教材建设,增加亮点;在科研上,要力争做出“三用两知道”的软件,对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际贡献。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