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在清华软件学院教学楼,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教授作题为《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的报告,解读钓鱼岛与中日关系。软件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听取了报告。
刘江永针详细列举了历史资料,指出“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的谬论是毫无依据的。刘江永又引用陈侃的《使琉球录》、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等从明朝至今的众多文献资料,充分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随后,刘江永深层次讲解了钓鱼岛被窃取的过程。刘江永指出,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通过窃取的方式将其占为所有,这是不能得到国际法律认可的。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钓鱼岛问题就一直处于搁置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可以独占钓鱼岛。针对日本提出的所谓“三个铁证”,刘江永也分别用严谨详实的证据进行了否定。

最后,刘江永就如何解决钓鱼岛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刘江永认为,如果日本右翼分子继续扭曲事实,只能导致中日关系的破裂;但如果能寻求和平共同发展,就能获得中国人民期盼的共赢模式。刘江永勉励在座师生利用软件作为媒介来传递“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主题,用实际行动来保卫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