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没有冬天不可逾越,没有春天不会来临——清华大学武汉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赵鑫工作纪实
分享到
发布于 2020-04-02

软件学院2019级博士生赵鑫是1月17日离京回到武汉的。

 

刚回家时周围气氛相对轻松,出门也比较自由。“去火车站前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戴口罩,最终还是带上了,现在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

 

然而到了1月23日,武汉市发布了封城消息,周围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原计划第二天要回老家的赵鑫一家,不得不改变了过年的安排。

 

2月份,学校研工部开始在湖北开展建立临时党支部的工作。

 

赵鑫作为前校研会主席,主动担当,与自动化系、人文学院的研究生党员同学一起,从2月12日开始行动,至15日共联系到了80多名在武汉的研究生党员,用最短时间完成了学校交给他的任务,开始筹建临时党支部,赵鑫成为了武汉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这个在特殊时期临时组建的特殊支部,既有15级的直博生,也有18级的本科生,得到了学校党委和研工部的高度重视。

 

2月18日,赵鑫组织党支部的40名研究生党员和8本科生召开了第一次组织生活会。王希勤老师亲自参加了这次组织生活会。在总结讲话中,王老师表示这是一次独特又难忘的主题党日。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有特别的意义。他向同学们介绍了疫情发生以来,学校落实教育部、北京市相关决策的情况,并鼓励大家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安排好生活。这次疫情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教育。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的科学研究、组织生活中强化风险意识,锻炼组织防御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组织生活中体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做事情想问题要实事求是,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他还叮嘱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跟支部联系。

 

“虽然网络社交工具和很发达,但和在学校相比,疫情期间同学们的交流机会仍然是不够的。建立临时党支部的重要意义,首先是给大家提供了交流联系的机会,这种交流是非常基础和必要的。二是能在集体活动中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有些同学不擅长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外界负面信息的冲击下,个例和极端悲观的情绪会被放大。党组织生活会提供了自由发表观点的机会,成熟的观点总会感染更多同学,让大家全面深入地看待问题。第三是有这样一个成型组织,我们有能力开展更多活动。”

 

在党组织生活会上,很多同学主动分享了疫情发生以来自己的心路历程,尽管抗疫征途漫漫,但同学们心中都充满希望。

赵鑫最新发来的消息说,目前武汉第二临时党支部队伍逐步壮大,人数不断增长,不仅有党员同学,还覆盖了许多群众。党支部最主要的工作是组织生活会,还会有支部党员与群众之间小范围交流感想的活动,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聚在一起,心理上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几个临时党支部之间,也会互相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党员同志们主动担当、了解大家的生活需求和入党意愿等。

 

身在武汉的赵鑫作为实验室的“带头大哥”, 积极响应落实学校学生防疫的的各项安排的同时,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组织实验室的同学利用寒假调研数据集成的最新文献,指导大家远程协同开发实验室工具原型系统,展现了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出色的工作能力。

 

在家隔离一个多月的赵鑫非常想念疫情发生前的生活。

 

赵鑫所在课题组的实验室位于双清大厦,每次从宿舍骑车去实验室都觉得很远,现在没有机会户外运动,出去骑骑车成了他最大的期盼。

 

“我家的书房窗外可以看到树冠,刚回来的时候光秃秃,现在已经绿起来了,偶尔向窗外望一望,心情就会很好,有一种马上就要胜利的感觉。”

 

“以前放假在家,早晨起来会到楼下买一碗热干面,等疫情结束,我特别想去楼下过早(吃早餐),也想到武汉各处转转,多看看这座熟悉的城市。”

 

 

 

供稿:刘璘

审核:王朝坤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