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软件学院建院20周年,2021年4月22日下午,学院邀请了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公司联席CEO沈定刚教授做了题为“智能影像科”的学术讲座,介绍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各种应用,共计2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1 智能影像科
沈定刚教授现任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公司联席CEO,曾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终身教授,冠名杰出教授,IEEE/AIMBE/IAPR/MICCAI Fellow。沈教授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并最先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医学影像,包括早期脑发育和自闭症的诊断,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预测,肿瘤的诊断、预后和放射治疗等,目前已发表论文1100余篇,H-index 110,引用达4.8万多次。
沈教授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切入智能影像,包括1) 如何赋能影像设备,予设备以智慧;2) 如何赋能临床,予临床以精准;3) 如何赋能科研,予科研以新径。

图2 AI赋能设备
讲座中首先介绍了AI如何赋能机器,即让影像设备能够扫描得更快、更好、更安全也更经济,分别对应磁共振“百秒成像”、器官自动勾画、低剂量CT成像及低剂量PET成像技术。上述介绍的技术分别获得了三张美国FDA器械证。沈教授着重介绍了联影智能团队所提出的ACS (AI-assisted Compresses Sensing) 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更快速的MR重建。ACS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序列间共有的结构信息进行多通道重建,以在更好保留影像细节的同时加速MR的扫描。该技术已经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进行了“实战”验证。武汉同济医院医生表示,该技术使得扫描机器提速四至五倍,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患者服务效率,也提高了诊断成功率。

图3 AI赋能临床
讲座的第二部分内容是AI如何赋能临床。过去对于许多临床问题的解决范式通常是“一个问题,一种方法”。沈教授提出“要一个平台,覆盖多个病种与临床场景,实现医学影像全流程智能化诊断”。在此基础上,沈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联影智能团队研制的临床诊疗平台中的胸部多疾病诊断、神经影像分析及妇幼健康管理。

图4 AI赋能科研
讲座的第三部分内容是AI赋能科研。沈教授介绍了如何帮助医生聚焦于临床问题,把最新的技术集成到科研平台中,辅助医生进行课题管理、数据管理、图像处理以及统计图表生成。其中,图像处理部分支持AI的在线训练与迭代,医生甚至可以进一步的组合不同的模块开发新模型。
最后,沈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针对新冠肺炎的智能化诊断全栈解决方案。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直至今日,全球仍有数千万人饱受新冠肺炎的折磨。在疫情爆发初期,沈教授带领其团队克服万难,夜以继日地研发新冠肺炎智能化诊断系统,为抗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在国内外100余家医院部署应用,包含武汉的20余家医院及上海瑞金医院、华西医院等。同时,该系统部署在云端,可惠及边远地区医院,提升偏远地区疫情防控能力。
本次“智能影像科”学术讲座是软件学院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沈教授讲座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宏观全面地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临床应用,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所涉及的前沿算法,精彩报告引起了线上线下师生们的热烈反响,提高了大家对学术探索及落地实践的热情。